首页
凯时国际网站平台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凯时国际网站平台 > 新闻动态 > 贵安新区“双证并发”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

贵安新区“双证并发”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

发布日期:2025-07-06 02:57    点击次数:64

近期,贵安新区创新推出一系列优化服务举措,以“精简资料、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为导向,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贵人服务”品牌。

业务整合“并道行”

5月13日,贵安新区市民刘先生的新房收房,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他来到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咨询:“我不知道需要跑哪些地方,准备什么资料?”

“您只需要带上房开商贵州省群升置业有限公司出具的《贵州省增值税普通发票》,就可以申请不动产登记了。”在政务服务大厅C22不动产出证窗口,工作人员陈浩告知刘先生。

“购房发票我带了的。”刘先生随即将《贵州省增值税普通发票》交给陈浩。仅一个小时后,刘先生就领到了崭新的不动产登记证书。“没有想到这么方便、快捷,和我印象中不一样。”刘先生感慨道。

市民刘先生顺利领到不动产登记证书。

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源于贵安新区近期的改革举措。

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以“减负增效”为核心,创新推出“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预告转抵押权登记同步办理”模式。

3月14日,贵安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与贵州省群升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行集中签订了《贵安新区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合作协议》《贵安新区新建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转抵押权登记合作协议》(简称“合作协议”),通过“四减”措施(减资料、减环节、减时间、减申请),把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转抵押权登记两个原本分属不同的业务类型合二为一,实现了“全业务、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

在此协议基础上,购房人仅需提供购房发票和完税凭证,跑动次数从至少4次降至最多1次,环节由2个缩短为1个,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提速至1个工作日。“多头跑”变为“数据代跑、群众少跑”,大大提高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交地发证“零时差”

“办理过程非常快,在取得交地确认书当日就顺利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3月12日,贵州省贵安新区高端备份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代理人在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出证窗口领到证件,他惊叹于速度之快。

“交地即交证”为用地企业发证提供优质服务。

这也意味着贵安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交地即交证”工作实现常态化。

“交地即交证”是指对四至清晰、权属无争议、土地出让(划拨)价款、税款缴纳完毕的国有建设用地,在用地企业申请且符合登记条件的前提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完成土地交付手续的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同步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该模式通过前置服务、并联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土地在交付时同步完成登记发证,实现“零等待”“零时差”。自然资源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将流程从“供后串联”转为“供前并联”,确保“供应一宗、交证一宗”。

“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用地企业跑路次数,为用地企业发证提供优质服务。”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不动产交易业务科负责人刘明亮介绍,这一举措的常态化落地,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字赋能“双线进”

在不动产登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的过程中,贵安新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双线推进服务升级。一方面,依托“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推动抵押业务全程网办,扩大线上金融覆盖范围;另一方面,通过信息集成、业务集成,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网通办”。

“例如,购房人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业务时,我们的系统可以获取购房人的完税信息,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信息和材料也即时同步到银行,不动产权证和转持证抵押‘同步办’,实现当天就出证。”刘明亮介绍,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自2021年起,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人民防空办公室)成功打造了智慧房产系统,该系统已与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已实现与全省房地产管理系统,贵阳市住建、公积金部门,贵安新区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智慧房产系统数据监测图。

截至目前,同步开展的“双证同步”“交地即交证”两项改革,已形成“登记—供地”全链条服务闭环,惠及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及用地单位,申请材料整体精简57%,跑动减少75%,审核效率提升80%。“贵人服务”品牌温度进一步彰显。

下一步,贵安新区将推动“双证同步”覆盖全域房地产企业及银行机构,深化“交地即交证”在工业、商业用地中的实践,持续优化“指尖办”“零材料”场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联动,让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成为改革成效的“最佳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文菂

编辑 陈玲

二审 丁亚

三审 王鲁铨



Powered by 凯时国际网站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